CC讲坛第60期:审美的力量,让生命更有趣——王建英

  • 孙逍然
  • 日期:2024-07-05
  • 805

        由北京君和创新公益基金会、中国科学院大学校友会联合主办,主题为“和而不同,思想无界”的CC讲坛第60期演讲2024年6月22日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玉泉路校区)礼堂举行。来自中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王建英出席,并以《审美的力量,让生命更有趣》为题发表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大家好!我是一名大学教师,也是一名审美教育者与艺术理论学者。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作为一个研究审美的人,与审美之间的关系,以及审美给我的人生带来的变化。

        作为一个研究审美文化的高校教师和学者,在2017年之前,我的生活并没有因为我的研究而变得更美好。相反,我的状态是紧张、压抑、不快乐、自我封闭,甚至有些许的悲观和迷茫。

        为什么会提到2017年呢?因为在这一年,我所在的单位进行了一次房屋分配。当时有三种住房类型可供选择:

        第一种,新的高层住宅,有产权,价格适中。

        第二种,已有十五六年历史的旧楼房,有产权,价格较低。

        第三种,使用三十多年的老旧平房,坐落在山下,没有产权。

        面对这三种选择,朋友们,你会如何选择呢?我选择了第三种,老旧平房。

        你也许会问:我为什么会选择老旧平房,没有产权,破旧失修,作为公租房可能随时拆除。

        当时的我已经四十多岁了,在高校做审美教育与美学研究已经十几年了,审美要求整体性和完整性,但在2017年之前,我的生活充满了破碎感。我的思想、精神、身体和生活极其不一致,2016年一年我做了两个手术;审美要求自然,但我的生活是经常熬夜,高节奏,高压下身体早已不堪重负;审美要求简单,而我的生活却被繁杂的事物填满;审美强调真诚,我总是忽视身体和精神给我发出的求救信号;审美要求原创性和创造力,但我在教学和科研中却缺乏灵感和创造力好久了。总之,2017年之前我是一个内外冲突、内在分裂,对自己与生活、工作感觉麻木,毫无热情的人。

        面对前几十年的不快乐,我开始了自我反思和自我拷问。我所研究的审美和艺术,给我的生活和生命带来了什么呢?2017年7月我拿到小院子的钥匙,我与好友一同打开院门的瞬间,我惊呆了,杂草丛生,漫过一人高,几乎看不到小院的房屋。朋友戏称这简直是“半山聊斋”。

        在面对小院子破败不堪的瞬间,我仿佛看到了我的内心:碎片与荒芜,在恍惚间,我仿佛听到一个声音:“我等你好久了,我在这里无人问津好久了,你来帮我吧,让我完整,让我被人看见。给我一方安宁、清静、和谐和完整吧。”

        于是我和这“半山聊斋”开始了一段特殊的缘分,我开始改造小院,我希望通过改造小院子来重建我的内心世界。经过一年的改造,先清理院子里无用建筑与垃圾,确定主题与风格,再到房屋的功能划分,到2018年5月,我的小院子从“半山聊斋”变成了“半山清凉斋”。

        朋友们,我相信此刻你会有一个疑问:“这一年你为改建小院一定花了很多钱,这是一个没有产权的公租房,你难道不担心被拆除吗?到时候将会有多大损失?你计算过吗?”这些也正是当年我很多同事与朋友们的疑问。

        这一年七月的一天,我确实仔细地算过一笔账。我拿出我的工资卡,数了数后面有几个零,拿出我的身份证算算自己的年龄,最后拿出最近的体检报告。这三个小本本就是我全部的资产,所谓的不动产,但是这些是我的永恒吗?我禁不住问自己:我有限的生命是为了续写我存折子上那些我摸不到,感受不到的零吗?我的人生已过半,我决定从那天开始将我后面有限的时间全部用来存储快乐与美好。在这个二龙山下的清凉斋里,我将邀清风明月入怀,我将与花鸟虫鱼为伴,这些将会是我的资产,我将成为最富有的人。我不仅没有担忧这院子会被拆迁,相反又进行了更加用心的打理与维护。

        后来,小院子渐渐地成了网红打卡地,有越来越多的朋友们来到这里。我在这多学校任教20多年,一直岌岌无名,但是随着小院子的出名,我居然在这所拥有近5万学生与3600多教职工的大学里被更多人知道。我有了一个名字,不是审美教育的王老师,而是清凉斋的主人。

        我在学校里教授理论课程,理论课一般不受学生欢迎,学生在课堂上不是打瞌睡就是低头玩手机,随着小院子的出名,每次上课时,学生都要求我讲讲我的小院子,于是我会在课堂上分享我在设计和装修中的心得与体会,我与小院子里的小动物们的互动,如我养的猫,山墙上的蜗牛,成群结队的喜鹊与斑鸠以及小刺猬,小院子一年四季的瓜果桃李蔬菜等。

        后来我索性以《小院子的前世今生》为题来讲解设计理念的实践应用。小院子成为了我教学中的重要素材。提高了学生们学习理论课程的兴趣。尤其我为全校开设的美育课成为每学期学生们最难选的课程,全校近五万学生,学期初都会选择自己必修的通识类课程,学生们说,我的《爱的艺术》全靠运气与手快才能选上。

        在一次上课时,学生问我:为什么你可以建造出如此安静和谐,充满东方审美意境的小院子。我告诉他们说,因为我一直在研究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中国传统哲学给我的设计带来很多灵感。学生们一时间对小院子更加好奇与激动。后来研究生的一些艺术专题课程我索性就在小院子上了。审美是需要体验的,美学是用来散步的!我的半山清凉斋已经成为我进行审美教育的大教室,以及我与学生进行艺术体验的实验室。

        有一次我给艺术理论专业的研究生上一门理论课程叫《艺术哲学》,作为一门较为深奥的哲学课,一般是枯燥与难以理解的。学生很难将理论概念与实际生活结合一起。于是这门课在我的小院子里进行,我先从四间住房的入户灯即阴阳太极灯讲起,告诉他们生活中不是非黑即白的,期间有无穷的可能性提供我们选择。不能将自己的认知局限。之后沿着入户等一直到走廊里的一排廊灯为“一碗一筷一浮生”。启发学生思考:生活中的美与智慧就在最平凡的生活与小事里,吃饭睡觉与思考一样是值得珍惜,简单生活藏有人生大智慧。廊灯的尽头就是卧室,有一个研究生问我:廊灯尽头为什么是卧室,难道不应该是最重要的客厅吗?我,作为一名中国传统文化的践行者,习惯性地将传统艺术哲学的审美智慧在生活中践行。小院子内四间房屋的排序与功能体现着我作为传统文人“修齐治平”的思想。

        卧室用于安顿身体,通过降低窗户,使得卧者能躺观窗外美景。书房是安顿精神之地,搭配兰花、文竹与竹帘,营造淡雅古典之书卷气。茶室为安顿灵魂之所,提供独处和思考的空间。客厅则为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之场所,是家人朋友聚会和交流分享的空间。这四间房屋的排序与功能是对自己生命境界不断提升的要求。我希望作为一介文人与教育者,有一天我能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我喜欢我的小院子是独乐乐也是众乐乐的地方。这就是审美的力量!

        又有几个学生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老师会有这样的思考与设计理念,中国传统哲学如何影响了中国人的审美意识,这实在是个好问题,我在创建小院时有意识将传统哲学的审美理念用于造园,如我鱼塘的设计就体现了儒、道、禅三家的审美思想。禅宗追求圆满与静谧,我用废弃的火炬木枯树枝做了九曲连环灯,鱼塘中央的月亮灯,代表着心性的圆满,茶桌上方的五盏球型灯,营造一种圆满与和谐的氛围。鱼塘中的水池,水池形状以及池塘中的游鱼,象征着道家“上善若水”的思想,亦遵循自然之道,体现水的灵动与包容。此外,池塘的四周山石都是天然的太行山石,后面种植置绿竹,配以黄色的太阳花,这些灵感源自禅家智慧:“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暗示了生活中的一切的美好皆在当下发生,无心处方成妙境。儒家审美要求与人的互动,因此,在鱼塘一角设置茶桌一张,三五知己听水赏鱼品茶,也可赏月吟诗论道,道家美学倡导合于自然,禅宗美学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空灵,儒家理念重于人伦和谐,在鱼塘设计中,这三家思想不仅为审美提供了灵感,更让人深刻反思,如何通过设计实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通过这些实际的体验,中国传统审美在实际生活中得以实际应用,并与人和谐共生,实现内心的追求。这节课下来,学生们感悟很深,一般的研究生上完艺术哲学课程,就会很快确定他们的研究方向与论文题目。这就是审美的力量!可以让思想与理念不仅在头脑里铭记,更重要的是被看到和体验到,并且给人以启发与创造的灵感。

        审美的力量有时候是在平凡和不起眼的地方,我在生活中特别喜欢捡漏。有一天,我在学校的垃圾堆里发现了几个别人丢弃的罐子,我观察了几天后,确定没人要了,它们表面已经斑驳陆离,但我一眼就看到了它们的价值。白天考虑到人多眼杂,更碍于自己教书育人的教授身份,没敢动手,等到大半夜,我披件外衣,拿一个手电筒,把它们一一扛回来,连夜把它们清理干净,白天分别插上了花,变成了花器,有的插上了稻谷,有的装了扫地的扫帚。有一次一个初来乍到的学生问我:别人家的扫帚放在地上的角落里,老师家的扫帚怎么是供在罐子里,我告诉他说:是为了提醒自己,这是一把打扫心灵世界的扫帚,要“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只有心灵没有污垢,我们的眼睛才可以看到美!这些细节不仅增加了小院子的情趣,也展示了审美的智慧在生活中的运用。

        到今天为止,我的小院子七岁了,成为半山清凉斋后,它接待了无数的学生与朋友,每年六七月的毕业季,大学生,小情侣都在这里摄影留念,小院子也成为学校最靓丽的一角。有一天来了一个成功人士,是经一个朋友的介绍来到这里,一番参观后,喝茶聊天。回去三天后他给我打来一个电话;他说他有五套大房子,一个大别墅,都有产权,但是这些房子这些年来都布满灰尘,大别墅更是几个月都没有住过了。他说从我小院子回去后失眠了,他想了整整三天,他说人们都说他事业有成了,但是他怎么都快乐不起来,他第一次开始思考,他这样忙着,活着到底是为什么?他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了。

        我的小院子,不仅帮助一些迷茫的朋友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在这里我送走27名研究生,356名本科生。毕业季他们会来小院子拍照留念,留下他们青春的美丽与难忘的记忆。他们会视这里为他们永远的精神上的故乡,他们紧张了会在这里放松,受伤了会来这里疗伤,才思枯竭了会来这里获得灵感。

        是的,我现在的小院子成为了“半山清凉斋”,它又叫“无上清凉斋”,它清理了无数障碍我快乐与平静的妄念与捆绑,帮助我做回了一个自然人,我可以在不张扬,内敛沉稳中吸取自然的能量,保持自足、安宁和平和。我在半山清凉斋,和学生一起制作蓝染,一起烧制黑陶,我成了半个工艺美术师;我在“半山清凉斋”居然拿起了画笔,我开始画画了,我成了半个画家;我在“半山清凉斋”习惯于逻辑思辨的大脑开始写诗了,我成了半个诗人;我在“半山清凉斋”,在教学科研之余还拿起了陶笛,吹奏一曲最简单的《送别》,我想成为半个音乐人。

        我在“半山清凉斋”做回了那个自然、本真、简单、快乐的自己,我因内心宁静而快乐,因与自然同在而放松。建造小院子过程中,我在亲力亲为中感到每一样造物皆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天地赋予万物其独特的位置与价值。因为我们有情,我们珍惜每一样物品,发现其中的美和意义,也会珍惜每一个存在。正如辛弃疾所言:“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我们以有情有爱的心去关怀万物,万物亦回馈我们以深情和温暖。因此,凡所存在皆有价值。

        在这七年里,我与小院子,我们彼此疗愈了对方,我把它由“半山聊斋”蜕变为“无上清凉斋”;而我经由它重新成为一个完整、自然、真诚,一个充满好奇与创意,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朋友们,这就是审美的力量。

        审美不仅让我变得宁静、快乐,还让我富有创造力。我现在不仅仅是个大学教师,我还是半山清凉斋的主人,我还是半个工艺家、半个诗人、半个画家、半个音乐人。审美不仅让我在艺术上有所成就,更让我在生活中找到灵感,提升了我的审美意识和创意能力。

        审美的力量不仅仅是理论上的,而是通过实际的体验和创造,在生活中习得的。我的小院子不仅是一个居住的地方,更是一个灵感的源泉,一个体验艺术的实验室,一个领悟智慧的课堂。在这里,我体验到了真正的审美带来的快乐、平静和创造力。

        朋友们,我们需要快乐,需要快乐的生活,而快乐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智慧,审美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快乐地活着。审美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它让我们学会珍惜简单的生活,享受平凡的美好。希望通过我的分享,能让大家对审美有更深的理解,让审美的力量点亮我们的生活。

        朋友们,也许你没有我这样的没有产权,但用心雕琢的小院子,但是你别忘了你的田园,它不是一个地方,那是你心底的一个位置,一处于自然最相宜最相合的位置,一个无有高低贵贱,充满温情与善意的地方。那是我们精神最绚烂处,心灵最凝炼处。那一定是我们生命的归宿与源头。

        所以,朋友们!你不妨停下你急促的脚步,抬头看看今晚的夜空,即便没有月亮,也可以想象成你的星辰大海,在你哪怕最简陋最拥挤的居室里,放置一盆清雅的兰花吧,只要爱美的心在,美就一直在,希望也在!

        谢谢大家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