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怀柔科学城托起国家科学中心

  • 耿诺(北京日报)
  • 日期:2017-06-14
  • 3003

总面积41.2平方公里“一核四区”兼顾职住平衡托起国家科学中心

京城东北,燕山南麓,将冉冉升起一颗闪耀世界的科技创新之星。61日,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详解怀柔科学城规划,未来,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以怀柔科学城为载体进行建设,“一核四区”的空间功能布局,将打造国家科学中心的基底。

2030年科学城基本建成

  和大名鼎鼎的中关村科学城、已经规划数年的未来科学城不一样,很多人认识到北京“三大科学城”中还包括怀柔科学城,是从2016年年初的市两会上。

  当时,北京提出要建设好三大科学城。当年9月,国务院印发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案,明确提出统筹规划建设三大科学城,怀柔科学城就进入了快车道。

  当月,北京市政府与中科院签订共建怀柔科学城合作协议;两个月后,市政府正式颁布《怀柔科学城建设发展规划》,目前科学城的建设正在全面推进中。

  “成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学综合实力新高地,是科学城的远景目标。”相关负责人说。

  在北京的宏观目标中,怀柔科学城要承担科技创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战略定位。“我们会汲取国际著名科学城的建设经验和教训,按照国际一流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相关负责人说。

  世界知名的科学城都有哪些?美国硅谷、日本筑波。而对于怀柔这个“小兄弟”来说,它虽然最年轻,却有着最大的梦想——到2050年,中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时候,怀柔科学城将成为比肩美国硅谷、日本筑波科学城的世界知名科学城。

  按照目前的定位,怀柔科学城建成以后,将面向全球开放,推动国际科研合作,实现内涵式发展。

  怀柔科学城确定了两大具体目标——到2020年左右,科学城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一批科技成果产生;到2030年,科学城基本建成,世界最大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形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功能彰显,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原始创新成果产生。

“一核四区”兼顾职住平衡

  怀柔要靠什么托起世界最大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这个问题,能从一张图上找到答案。

  在一张高比例尺蓝图上,能够清晰看出怀柔科学城的位置——坐落于长城脚下、雁栖湖畔,距北京市中心50公里,距北京城市副中心40公里,距首都国际机场30公里。

  按照规划,怀柔科学城将按照“一核四区”进行空间功能布局,总规划面积约为41.2平方公里。

  “这一核四区里,可是大有看头。”相关负责人笑着说。

  核心区位于怀柔科学城中部,规划面积2.6平方公里,主要建设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和跨学科交叉研究平台,建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核心区之外,还有位于怀柔科学城北部、规划面积达到5.6平方公里的科学教育区。未来,中国科学院大学将扎根这里。相关负责人表示,国科大雁栖湖校区分东、西两个校区,建设历时10年,占地1300亩,新校园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是中国科学院建院以来规模最大的单项基本建设工程。

  未来,中国科学院大学将可容纳13000余名研究生和指导教师在怀柔工作学习和生活。记者还了解到,目前怀柔区政府正在与包括北大、清华等国内一流高校洽谈引入事宜。

  在怀柔科学城南部,一座规划面积达到12平方公里的科研转化区,也已经初见规模。这里将主要依托雁栖经济开发区已入驻的科研院所和创新型企业,培养出一块适合科研企业生存的沃土。

  目前,中科院怀柔科教产业园和北京纳米科技产业园都已经小有成就——12个研究所的22个项目已经入驻科教产业园,而纳米科技产业园中,也迎来了48家新朋友。

为了实现职住平衡,怀柔科学城西部还规划了面积达到10.2平方公里的综合服务配套区。相关负责人甚至能细数出周围已经成型的住宅项目,尤其是人才公租房等大型社区。另外,北京实验二小、101中学、国科大与人大附中共建校区等优质教育资源也先后引入,为科研人员解决下一代教育的后顾之忧。

  “在怀柔科学城的东边,我们还规划了将近11平方公里的生态保障区。”相关负责人说,这里将依托雁栖河、牤牛河、大沙河和湿地,打造绿色景观及生态保障功能区。

7个基础设施项目年内开工

  按照规划,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主要载体,即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中关村科学城和亦庄顺义等中国制造2025产业示范区,简称“三城一区”。未来,怀柔将侧重基础科学研究,建设的是国家大型科研设施,产出原始性创新成果。

  科研设施,成为让怀柔科学城冉冉升起的底座。相关负责人说,在科学城中,将规划建设68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按照整体推进计划,今年将有“2+5”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也就是说,两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五大交叉研究平台都将同步开工。

  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清洁能源材料等五大交叉研究平台已全部开工建设,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2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分别计划于9月、12月开工建设,届时,怀柔科学城将实现“2+5”个重大项目年内全部开工的任务目标。 

  另据有关报道,北京实验二小、101中学、国科大与人大附中共建校区等优质教育资源也先后引入,为科研人员解决下一代教育的后顾之忧。

      

    相关新闻

    五大交叉研究平台开工

  本报讯(记者王可心通讯员张佳玮赵青)继4月中旬怀柔科学城核心区首个项目正式开工后,计划于年内开工的首批五大交叉研究平台,如约于531日全面进入建设阶段。此外,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两大科技基础设施将分别于今年9月、12月开工建设,建成后将面向全球顶尖科学家及创新团队开放共享,成为吸引世界一流科技人才和开展创新研发的新高地。

  在这五大交叉研究平台中,清洁能源材料测试诊断与研发平台和材料基因组平台位于怀柔新城11街区,为减少实验室之间的相互干扰,两个项目的实验楼均呈“L”形,中心区域将建设绿地公园,供科研人员休憩。整个园区占地面积约为54亩,建成后将成为我国首个、世界上规模最大、手段最齐全的材料研究平台,对不同材料,包括清洁能源材料,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测试,迅速产出原创性的基础研究成果。

  在该园区的东北方向,则是先进光源技术研发与测试平台项目。重点围绕未来大型先进加速器装置及X射线前沿技术,将建成有世界地位和领先研究水平的国家级先进光源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创新中心和技术转移中心,为我国未来在先进光源领域长期可持续发展、达到并保持国际领先水平奠定基础。

此外,在现有的空间中心和力学所园区内,入驻了空间科学卫星系列及有效载荷研制测试保障平台与先进载运和测量技术综合实验平台。前一项目建成后,可有效支撑国际子午圈、载人航天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月球与深空探测科学任务等国家重大战略。另一个项目,将在临近空间超高速飞行器、高速列车、空间引力波探测等重大科技工程的技术攻关与系统方案研究方面,提供世界领先的实验条件。

  据了解,怀柔科学城核心区内,最快完工的项目预计在2020年即可投入使用,未来怀柔科学城将集聚一批世界一流水准的大科学装置和交叉研究平台,面向全球顶尖科学家及创新团队开放共享,成为吸引世界一流科研团队和技术人才开展原始创新的新高地。以核心区为依托,怀柔科学城瞄准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和开放科研平台的战略定位,为北京打造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核心支撑。 

    责任编辑:陈俊佑

    校友会编辑:孙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