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大校友会办公室赴广东推进大湾区校友工作,共谋校友发展新篇章

  • 孙逍然
  • Published: 2025-04-16
  • 171

        2025年4月7日至9日,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校友会办公室主任刘红雨等一行四人赴广东深圳、广州等地开展校友工作调研,组织召开大湾区校友会筹备研讨会,走访科研院所及校友企业,并与广州分院及多家研究所共商校友工作联动机制,进一步凝聚校友力量,助力区域创新与校友事业发展。

大湾区校友会筹备启动 共绘发展蓝图

1

        4月7日,大湾区校友会筹备工作研讨会在深圳虚拟大学城举行。刘红雨主任与20余位校友代表共商发展大计。大湾区校友会筹备组总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校友、深圳中国科学院知识产权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李K作大湾区校友会发展思路及规划报告。他提出校友工作要以"七分公益、三分商业"的创新运营思路,强调秉持 “助力生活、支持工作、赋能学习、        奉献社会”的十六字方针位。校友们要各自发挥优势,整合资源,为校友提供相关领域的专业服务的同时,可以考虑合理收费。现场参会校友讨论热烈,提议通过专业论坛、行业沙龙、校友企业走访、休闲运动等多种形式组织校友活动,密切联络校友,推动大湾区校友会早日成立。

 

走访校友企业 ‌促进校友经济

1.1

        在参访校友企业环节,调研团队首先拜访了由长春光机所深圳校友会会长王翠霞创办的深圳康利集团。集团历经30多年的稳健发展,已成为集石材贸易工程、房地产开发、产业园运营、物业管理为一体的城市综合运营商。大家参观了即将开业的“康利乾城”产业园,产业园坐落于龙岗区,建筑面积40万㎡。全国跨境看深圳,深圳跨境看龙岗,作为跨境电商产业园的新高地,凭借智能化的管理模式备受业界瞩目。王翠霞董事长介绍了康利乾城产城融合的创新成果,智慧与科技结合加上国际化的商业配套,将为跨境电商企业的发展提供切实高效的保障服务。

2

        第二站调研团走进华大基因。华大由中国科学院基因组研究所原副所长汪健于2007年南下深圳创立,是中国基因行业的奠基者。主营业务为通过基因检测、质谱检测、生物信息分析等多组学大数据技术手段,为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医疗机构、社会卫生组织等提供研究服务和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目前已形成“覆盖全国、辐射全球”的网络布局,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2年,华大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成立华大专项,形成全过程以华大为主的华大专项研究生培养新范式。该专项已培养硕士546人,其中博士331人。

3

        第三个参访的校友企业是基因检测“小巨人”‌海普洛斯,创始团队‌展示了其在基因测序、液体活检、生命信息和大数据等领域的核心技术和产品,业务涉及肿瘤早筛、专向基因检测、医疗器械及科研服务等领域。

4

        第四站,调研团队参访了智能机器人企业,该公司研发的清洁机器人在石化、风电、海工平台和钢结构桥梁等行业应用广泛,可提供除锈、清洗、喷涂、打磨、检测等服务和专业解决方案。

5

        广州站参访企业行程中,重点考察了宠物疫苗研发企业‌博源医药‌。该公司已完成五轮融资,其自主研发的犬用多联疫苗填补国内空白,成为校友硬科技创业的标杆案例。

        刘红雨主任强调,大湾区校友企业数量众多、创新能力强、行业覆盖面广,是国科大创业校友俱乐部的重要力量。希望各位校友积极加入俱乐部,达成更多的校友合作,促进校友经济繁荣发展。

 

走进科研院所 深化协同合作
5

        4月8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学校友会办公室携粤港澳大湾区校友会筹备组到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调研。

        在深圳先进院展厅,校友会办公室一行首先听取院情介绍,随后参观了深圳先进院贯彻落实中国科学院启动科技成果转化“融合点”行动,率先建成的“成果超市”。

        成果超市内展示了“科学发现”“技术成果”“在培人才”“优秀院友”等多个卡片类别,有力展现深圳先进院建院19年来,在医学成像设备与科学仪器、合成生物与生物制造、集成电路材料与封装、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等多个主攻方向的成果。

        随后双方就校友成果产业化工作深入探讨。深圳先进院通过打通科技制高点到科技成果转化融合点的“两点一线”路径,不断构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相融汇的贯通路径,有效缩短了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距离,促进了科学研究、技术成果与社会各界的多元交互和深入对接。

6

        教育处负责人谭乐表示,未来双方将进一步加强在校友工作上的协同发展,不断整合科研、产业、金融等各领域校友资源,着力提升校友网络、就业支持、成果转化各项工作的效能。

7

        4月9日上午,走进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以下简称广州健康院)。广州健康院成立于2003年,面向人民健康,聚焦生命健康领域前沿重大科学问题和重要疾病机理。至今已培养了1000多位优秀校友,分布在教育科研、政府事业单位、生物医药企业等各个行业。目前已经建立广州健康院毕业生校友会长三角分会,正在筹建粤港澳大湾区分会,服务覆盖95%校友,校友工作有声有色。

 

凝聚院所力量 构建校友服务网络

        4月9日下午,广州分院及各研究所校友工作座谈会在华南国家植物园召开。广州分院、华南植物园、‌南海海洋研究所、能源研究所、‌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健康院、化学所‌校友工作负责人参加会议。

        刘红雨主任在会上介绍了国科大校友工作的现状和进展,强调培养单位的校友工作是国科大校友工作的基础,以国科大为平台,可以打通各单位各行业的校友网络,更好实现资源共享,校友协同发展。希望各培养单位积极推荐优秀校友积极参与校友工作,由点带面,迅速形成扩大校友网络,推动校友间的各项交流合作。丁琨老师演示了“科苑荟”小程序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平台已经为各研究所开通权限,助力大家完成校友资料收集和校友信息管理工作。

8

        座谈会上,各研究所校友工作负责人分享了经验与挑战。通过沟通了解到,目前各所的校友工作比较分散,但各单位都在积极推动这项工作,校友会办公室此次会议正逢其时,不但提供了“科苑荟”小程序这样的平台工具,而且分享了校友工作的丰富经验,为培养单位的校友工作注入了动力。目前各所存在学生就业压力的问题,希望校友会能发挥校友企业的平台作用,联合校友企业,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刘红雨主任总结指出,国科大校友会将充分发挥资源枢纽的桥梁作用,通过为各研究所校友工作提供‌品牌赋能‌与‌资源对接‌双重保障,破除院所培养单位与区域校友会的协同壁垒,系统性整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企业的校友力量,同时筑牢校友活动的‌合规防火墙‌与‌舆情护城河‌。针对当前学生就业的突出矛盾,校友会办公室将依托全球校友网络实施‌靶向攻坚‌,通过联动校友领军企业打造行业专场双选会、搭建资深校友"一对一"职业对接通道等举措,助力新生代校友实现高质量就业。同时强调,大湾区校友会(筹)需与各培养单位深化"需求互锁、优势互补"的协作模式,既发挥院所的前沿技术研发优势,又激活校友企业的产业转化动能,共同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人才定向输送、政企协同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生态。

 

        此次调研标志着国科大校友工作进入“深耕区域、垂直服务”新阶段。随着大湾区校友会筹备工作的大力推进,一套涵盖创新孵化、就业支持、产业协同的科教融合生态加速成型,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全球科创高地注入强劲动能。